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康复服务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残疾人,是指具有本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年龄在 16 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16 周岁以下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由《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办法》规定。 [...]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康复服务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残疾人,是指具有本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年龄在 16 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16 周岁以下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由《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办法》规定。 [...]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您提供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解答、专业的课程。 注:北京籍学员进行康复训练、学习均享受康复费用减免,具体减免额度以学员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学员年龄等条件确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苏家坨西路路东 乘车路线: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C口出,转乘公交651路柳林村站下,向北步行500米即到。 报名者可拨打电话: 曹老师13141279809 刘老师13161158676 办公室01082493592 北京雨露嘉禾儿童康复中心、大龄自闭症儿童托养机构 [...]
第一节 与内在智慧对话技术 1.适合人群 适合处于应激环境或困境当中,感到困惑、无助,缺乏方向和力量的人群。 我们的内心还有更智慧的自己,与更智慧的自己建立联 结,展开对话和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澄清生活中的诸多问 题,达到支持、保护和安抚的作用。 2.如何练习 (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保证不会被别人打扰。 (2)放松地坐下来或者躺下来,总之找一个你最舒服的姿势。 [...]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保障本市残疾人的康复权益,建立残疾人康复服 务长效保障机制,促进其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根据《残疾 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 人保障法>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康复,是指在残疾发生后综合运用医学、 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和辅助器具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 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招生公告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托养部、学龄儿童部、小龄康复部现在已开始招生。 今年拟招收托养部学员10人,学龄儿童部学员15人,小龄康复部5人。 具体开设课程:感觉统合课程、神经平衡运动康复课程、音乐治疗课程、游戏治疗课程、语言治疗课程、认知理解康复课程、绘画课程、PT、OT、ST等相关课程。 具体课程形式:个案评估、个案辅导、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前融合课程、家庭咨询指导课程、社会融合实践课程等。 具体服务形式:半日制、全日制、周托制。 具体报销康复服务年龄段:0-55岁 注:北京籍学员均享受康复训练、学习费用减免,具体减免额度以学员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学员年龄等条件确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苏家坨西路路东 [...]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您提供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解答、专业的课程。 注:北京籍学员进行康复训练、学习均享受康复费用减免,具体减免额度以学员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学员年龄等条件确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苏家坨西路路东 乘车路线: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C口出,转乘公交651路柳林村站下,向北步行500米即到。 报名者可拨打电话: 曹老师13141279809 刘老师13161158676 办公室01082493592 北京雨露嘉禾儿童康复中心、大龄自闭症儿童托养机构 [...]
第三章 放松你的五种感觉 通过将注意力专注在视、听、触、味、嗅等 感觉上达到放松的目的。本方法适合所有人群, 主要用于感到焦虑、压力或者紧张的情况。需要 将注意力全部投入你的感觉当中去。 第一节 视觉 将注意力专注于看到的事物、寻找到的细节 1.看干净墙面上光线的移动。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京残发(2019)42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残疾儿童,是指具有本市户籍、年龄0-15周岁(不满16周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的儿童或疑似残疾儿童。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疑似残疾儿童是指符合残疾相关标准,由残疾诊断评估机构评估确认的儿童。 第四条 市残联在“残疾人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上申请审核与审批工作,公示服务内容,对康复服务进行监督。 [...]
1.晨起 自我健康监测。家长和孩子自测体温,如果出现发热(≥37.3°C)、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不要上学,视病情就医或居家观察,及时向班级教师汇报。 物资准备。准备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一次性手套、纸巾等,学会正确使用。 2.上/放学途中 上/放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和机构“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住所距机构较近,建议步行,尽量避开人群,不在人多处逗留。住所距机构较远,优先选择私家车出行。提前与家长约好接送时间地点,不在机构门口聚集。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有序乘车。避免与咳嗽、打喷嚏的人面对面就坐,乘车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等。减少不必要的交流,不在乘坐过程中进食或饮水。接触公共物品后,立刻用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手。如果无法做到手清洁,可佩带一次性手套,注意一次性手套不重复使用。到机构或回家后及时洗手。 3.在机构期间 进机构 间隔1米以上,排队依次进入机构。 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机构,如异常应听从老师安排。 进班 [...]
一、垃圾处理的现状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商品越来越丰富,我们丢弃的生活垃圾也变得越来越多。北京这个拥有2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上升。200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69万吨,平均每日清运1.83万吨,如果用载重2.5吨的卡车来运输垃圾,把这些卡车首尾相连,可以绕三环路一圈。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929.42万吨,日均2.55万吨,如果再用载重2.5吨的卡车来运输垃圾,这些运输垃圾的卡车排列起来已经能绕四环路一圈了。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发电、 生化处理和卫生填埋三种。目前,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30座,总设计处理能力30331吨/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可满足生活垃圾处理需求。与日俱增的垃圾产生量,给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容趋于饱和,垃圾处理能力“紧平 衡,缺弹性”。面对“垃圾围城”的紧迫形势, 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势在必行。 二、垃圾分类的意义 1.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生活垃圾如果随意堆放或简单填埋,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还会孳生大量蚊蝇和细菌,传染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垃圾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如果不进行分类,垃圾中的含水量会变高,恶臭物质的释放就会变多。混合垃圾在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容易发酵,产生渗沥液,污染环境。因此,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