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似乎从来就有,尽管只是在1943年凯诺的论文发表以来,他们才作为一个群体被单独命名,并被认为是区别于其他严重精神残疾儿童的群体。在传说中,人们相信是仙女们偷换了一个人类的婴儿,留下了一个仙女的孩子。在这个故事的一些说法中,这个被暗中偷换后留下的婴儿是非常漂亮的,但是性格奇特、与人类疏远。也许孤独症儿童就是“仙女偷换留下来的孩子”这一传说的由来。
1799年,法国医生J·M·G·伊塔尔(Itard, 1775–1838)开始对从阿韦龙森林中捉到的一个大约12岁的男孩进行教育,这就是著名的“阿韦龙野孩”维克多,他一直在森林中流浪生活。那个孩子的行为很不正常。伊塔尔认为他是一个残疾人,因为他从小就与人类隔离。当时另一位著名的医生珀内尔(Pinel)不同意伊塔尔的观点,他认为这个男孩一生下来就是严重弱智的孩子。现在来读这个故事,人们很可能明白,维克多的行为像一个孤独症儿童。许多人联想到他患有孤独症,因为他从婴儿时起就被遗弃了。看起来,他非常可能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艰难岁月中同父母离散或者被父母抛弃的,是因为他患有孤独症,很难对付,而不是由于别的原因。伊塔尔的故事很有趣,也很动人,他教这个男孩的方法是值得一读的。
一百多年之后,1919年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威特默(Lightner Witmer)写了一篇文章,讲到一个两岁零七个月的男孩,他的行为像一个孤独症的孩子,被威特默的特殊学校所接纳。长时间的个别教学帮助这个孩子补偿了他的残疾。
1943年,凯诺教授是把这些孩子描述为特殊群体的第一人。从那时以来,人们的兴趣持续增长。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成因理论,并对这些孩子的实际行为做了更为详尽的观察。作为这些研究的结果,许多研究人员现在认为,凯诺的幼儿孤独症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单独的病情。虽然典型孤独症孩子容易辨认出来,但还有更多的有孤独症特征的儿童,他们并没有显示出孤独症的全部症状。这个范围更广的儿童群体,有着与典型孤独症孩子同样的接受特殊类型教育与矫治的需要。
1962年第一个由家长们和感兴趣的专业人员组织的联谊会在英国建立起来了。随后,在许多不同的国家里都组织起了这样的协会。它们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得到广泛的承认,为早期诊断,为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为更多更好的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而工作。在代表这些儿童做出多年的努力之后,人们已经清楚,大多数患者往往需要终生在受保护的环境中生活和劳动,因而现在一些志愿者联谊会正在关心去发展为孤独症及相关病情的成年人服务的各种日托中心及寄宿中心。在所有这些领域中,人们已经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要走的路还很长。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您提供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解答、专业的课程。
注:北京籍学员进行康复训练、学习均享受康复费用减免,具体减免额度以学员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学员年龄等条件确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苏家坨西路路东
乘车路线: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C口出,转乘公交651路柳林村站下,向北步行500米即到。
报名者可拨打电话:
曹老师13141279809
刘老师13161158676
办公室01082493592
北京雨露嘉禾儿童康复中心、大龄自闭症儿童托养机构
www.yulujiahe.com.cn
留言